西红柿小说网 > 修真小说 > 观生 > 第一章 祭典全文阅读

这日里,已是暮色四合时分,青黛连绵的远山在黄昏中沾染上橘金之色。

一个三十多岁的汉子急匆匆在荒野之中行走着,若是离得近了看,汉子面上络腮胡虬结在一起,显然是许多天未曾修理过。这汉子右手一直捏着一个古怪的手势,而他跨出一步时却跃出了两三步的距离。

眼看天色就要黑了,汉子也终于将手放开,停住脚步。只见不远处有一处寨子,依着一处矮坡聚在一起。那寨子极大,该有七八百户人家。此时天色将黑,寨中也是点起了许多灯火,隐隐绰绰的在昏黑天地中撑出一片明光。

汉子见了寨子,眼中明显有着喜意,摸了摸挂在腰间的小袋,他整了整衣衫,尤其是那条系在腰间的绣着三色花草纹路的靛蓝腰带。

汉子又往前走,却见一条长河拦住,那河面宽广,约有三十来丈。汉子方到岸边,对岸就有一女孩喊道:“阿爹你可算是回来了。大翁说,若是阿爹你还不回来,就要把我绑上去了。”

汉子只是一笑,高声道:“那也凑不够人数!”言罢将手放在嘴边吹响,嘹亮的哨声响起,便见水面开始有波浪浮动,咕噜咕噜的水泡从河中泛起,随后一条金花大蟒从水中浮起。那金花大蟒昂扬着头看向大汉,在水中冲着大汉点了三下头,这才向着大汉游去。

那金花大蟒一身深青鳞片有着沉沉灵光,间杂在身上的金色花斑在昏黑的夜里耀眼的很,那一身鳞片个个有碗口大小。大蟒有着一双金色竖瞳,头顶半扇形的蛇冠下还有两个鼓鼓的角包。

汉子见了金花大蟒也不惧怕,等大蟒蜿蜒游到岸边,汉子伸手过去,揽住金花大蟒便跨了上去,便这样将汉子载了过河。

“英子,大翁可在祭坛?”汉子过了河,一把搂起自己女儿,将她放在自己头上坐着丫马。

英子不由咯咯笑道:“大伙都已经准备好了,只是阿爹你迟迟不回,大翁还很是担心。”

汉子嘿嘿一笑,架着女儿就沿着青石板路一路往缓坡上行去。

这里是南境的方明部族,且在南境深处,若是按中原人的话来说,这里还是教化未通之地。

英子正了正头上的角帽,问道:“阿爹你回去换祭服么?”

汉子还不曾说话,英子便道:“你若是不换,等下大翁骂了你你可就没面子了。”

汉子正要说的话只能咽了下去,悻悻地道:“我大半年不在,大翁已经把你带坏了。”

英子撇了撇嘴:“等下我要我要告诉大翁。”

汉子哈哈大笑起来,父女二人回去换了一身祭服后才去了在缓坡顶上的祭坛处。

与寨子里铺路用的青石板不同,祭坛整个地面竟都是用白玉板砌成的。

此时祭坛处已是整齐有序地站满了人,整个部族的男女老少几乎是全部齐了。

祭坛中央,一个白发老人穿着乌蓝相间的长祭服正拄拐站着,见大汉和英子一同来了,这才舒了一口气。

瞪了汉子一眼,大翁道:“铁牛你这混小子,若是耽误了祭典惹的神女不快,你可担待的起么!”

铁牛讪讪一笑,将英子放下,将腰间挂着的一个小袋拿下来,往地上一倒,便有三个人从里面滚了出来。

其中两个只有七八岁大小,剩下那个,已是十五六了。

大翁一看,不由气结:“好你个混小子,这也是童男童女?”言罢用拐杖在十五六岁那人大腿上戳了戳。

铁牛只是一摸头,嘟囔道:“这不是还是个元阳还在的小子嘛。”抓起英子便闪到人群里去,大翁见了只得摇头让人将这三人绑上祭坛。

这时往四周看去,可见这祭坛乃是由数尺高的红玉垒成,将祭坛围成圆形,四周环绕着一共竖起了十六根青色玉柱,石柱之上刻画的不知是什么纹路,看着更像是文字多一些,但那纹路似乎是有灵性一般,让人感觉似乎在缓缓扭动。

而此时十六根玉柱之上已是绑上了十三个大大小小的孩子,只差铁牛带过来的这三个了。

马上有人过来给这三个人擦洗了面容换上了和祭服差不多的衣裳,并将三人绑上了玉柱。

大翁又待了片刻,抬头一望空中圆月,朝两旁示意,便有两人一左一右捧着一个不知是什么东西的颅骨走向了祭坛,那颅骨之中还有幽蓝色的火焰在上下浮动。

等两人站在祭坛旁边将颅骨中的火焰倒入祭坛之中,便见幽蓝色的火焰转变成青金之色,熊熊燃烧起来。不多时便闻能闻到空中有一股淡淡的暗香浮动。

大翁见万事齐备,挥手示意大家安静,而后拿起一支骨笛,放在唇边缓缓吹奏起来。

骨笛声清越悠扬,在四野里弥散开去,一时间四周连秋夜虫鸣都不可闻。

在场众人都是不敢言语,只过了半晌,原本无风的夜晚便有凉凉的晚风吹起,原本皎洁的月华此刻也是越发冷清起来,众人只觉有些冷意,已有人拢了拢衣裳。

再过了片刻,远远地便闻得鼓乐之声传来,只见一片金云从极高之处落下。待近了,众人抬头看去时,可见其上有一华裳女子,霓裳广袖,罗带飘飘,头戴八宝攒珠顶饰,一眼看去只觉此女眉眼明艳动人,可再看时,却是看不清了。

大翁见了,立时跪伏在地,身后众人亦是一同跪下,大翁这才开口道:“我方明部族已是准备好了牲祭,还望神女继续庇佑我方明部族兴盛不衰。”

这女子便是方明部族长久以来一直供奉的方明神女。

方明神女道:“尔等若是能够真心信奉于我,念我名号,感我恩德,自能与我有所感应,我也会尽心庇佑尔等。”

而后她一挥袖,那绑在石柱上的一十六个孩童身上绳索便已是脱落,且俱是换上了锦衣华服,足下生云,分做两列站到方明神女身后。

那些孩童此刻个个面上都是带着微笑,好似真的是金童玉女一般,看着让人心中难免生出畏惧之心。

方明神女微微一笑,拂袖挥出一片细雨,那雨丝并不如何冷,洒落在人身上反倒觉得精神百倍,但众人已是习惯了,每三年一次的供奉,方明神女总会施以甘露展现神恩。

既已沐泽神恩,那便要开始谢神舞了,立时有早已安排好的青年男女随着鼓乐跳动起来,大翁亦是高声唱道:“有神天降兮,名族方明。佑众族人兮,修生养息。哺余醴泉兮,授之以甘实……”

方明神女明艳的脸上并无多少变化,拂手拈来一片浮云,正待回转,却见得远方一道遁光不闪不避径直往自己这边来,眨眼间已是到了近前,待剑光散去,从中走出一个身着道袍的男子。

那男子看面相不过三十左右,高髻博带,清冷孤傲,不多时,又是三道遁光随行而来。

见那男子周身清光盈举,功行却内敛深沉,举手投足之间道韵天成,方明神女便知那男子一身修为已是极高,当是有了地仙成就了。

但她并不理会,只是往前而去,却不曾想神念扫过,她发现这处地域已是被凌冽剑气锁住了。

知晓来人是个修为不低的地仙道君,方明神女抿唇一笑,她道:“却不知这位道君如何称呼,来此有何事?”

男子横眉若电,冷声道:“我姓翟,往日你在南境做过何事我玄英山大可不必理会,只是这次你却招惹到了我玄英山的弟子,真是该死。”

那声音穿透云霄,振聋发聩。

这声音并未做什么限制,底下方明部族的谢神舞并不曾停下,大翁听闻那人说自己是玄英山的人,不由一个哆嗦,强自说服自己无事,可心中仍旧害怕,虽说他在南境大荒驻足不出已有数十年,可年轻时游历中原,也曾听闻过那玄英山的威名。

方明神女仍是淡然,道:“翟道君真会说笑,这些人身上个个不曾有半分道机灵韵,若说是你玄英山弟子,只怕世人俱会耻笑。”

这次未等翟道人说话,他身后一年轻男子已是喝道:“你这妖女真是猖狂,莫非我等还能认错门人么!”

方明神女道:“玄英山如何我虽然不曾见过,却也知玄英山弟子若要下山行走,却也须得过的元生之关,再不济也有师长赐下的护身之法,否则只会成为妖邪口中食粮。翟道君,我说的可对?”

翟道人并不应声,方明神女这才道:“那敢问翟道君,我之子民如何入了你玄英山掳了你之弟子?莫非你玄英山大阵有何疏漏么?”

翟道人身后另一女子顿时叱道:“妖女满口不敬,我玄英山身为道门魁首,自当为天下万民匡扶正义,你纵容部族掳掠孩童,扰乱中原,我等自当要来诛除邪佞。”

方明神女一声冷哼,双目中神光一绽,原本明艳的面容也多了几分不可忽视的庄严来。那女子却是一声惊叫,方明神女这才缓缓道:“欲加之罪何患无辞?掳掠孩童是我之不对,但我所掳之人必是无亲无故的孤儿,便是掳来也是侍候一旁,到得转生之日,也是好生护持,如何就成了尔等口中扰乱中原的邪魔?”

“他们在我这里至少还能善终,倘若是放在中原,谁知道会命丧谁手?尔等身为国教,有闲工夫来南境管这些事,不若好好将你们中原的腌臜清洗一番。”

“我方明部族在南境深处,却要劳动玄英山大驾,不知翟道君为的是我身后的昭伯还是桓公呢?”

翟道人听闻这话不由面露讥诮:“昭伯桓公何其之小,我玄英山做事,眼光怎会如此狭窄?”

似乎想到什么,方明神女面色凝重,道:“尔等当真狼子野心,我等一再避让,谁知尔等竟仍旧不肯放过我们,须知天道轮转,今日之我,未必不是来日之你。”

翟道人却不再与她废话,只道:“不消多时诛尽尔等,便就再无烦劳!”听翟道人说这话,他身后三人面上竟是理所当然之态。

方明神女见此,心中当真是又气又恼。

未等方明神女再说话,翟道人一掐剑诀,便见一道雪亮剑光自他袖中斩了出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