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红柿小说网 > 修真小说 > 黄金菩萨 > 第七十七章 大元通制全文阅读

《大元通制》在蒙古人和汉人心中,根本就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回事情。

公元1323年,元至治三年,元英宗孛儿只斤.硕德八剌颁布了《大元通制》。参考元世祖忽必烈时期的《至元新格》和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时期的《风宪宏纲》,进一步加强了以汉人儒道治国的思想,并试图效仿唐宋思想,重建大元盛世。

这是一件连元世祖忽必烈都想做而没有做到的事情,所以元英宗真能算是元朝历史上比元世祖忽必烈还有抱负的皇帝。任何一个耳聪目明的人,无论是蒙古人还是汉人,都会对《大元通制》有所听闻。

只不过《大元通制》在蒙古人和汉人心中,根本就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回事情。

蒙古人是马背上的民族,四方征讨,踏平四海,坚强勇猛,无往不利,所到之处搜刮抢掠金银财宝,奸淫烧杀妇孺平民,是一个用武力征服异族以供自己享乐的民族。远在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族之前,杀掠就是蒙古军人的惯用伎俩。杀死有生力量,掠夺财宝,奸淫战败方的妇女,或者干脆将对头的妻女抢来做老婆。这种深埋在骨子里的野性,让无往不利的蒙古军人对自己的战斗力感到十分骄傲,也让他们十分享受分金摊银、奸**女带来的快感。

这就好比你的邻居家里种了一地麦子,养了一圈牛羊,你凭借自己健硕的肱二头肌,用武力让邻居屈服,夺了田地,将麦子尽数收走,抢了牛羊,又抢了邻居家的漂亮老婆,回家蒸上几锅白面馒头,炖上一锅手抓牛羊肉,吃得脑满肠肥,直吧唧嘴,吃完连手都懒得洗,转身搂着抢来的女人躺在床上睡大觉,等邻居再把麦子种出来,再养一圈牛羊,再娶一个漂亮老婆的时候,你只要把肌肉养好,别让他萎缩了,到时候再去抢就好。

这样多好,何必面朝黄土背朝天,汗珠子摔成八瓣地耕种秋收,何必风吹日晒赶牛放羊,别人劳作一年的果实,你只需要一柱香的时间就可以轻易拥有。

人一定不是所有动物中身躯和武力最强大的,但是人一定是所有动物中最聪明,最有智慧的。这样下去只有两个结果,一个是邻居碍于武力上的差距悬殊,自己也不种麦子了,也养牛羊了,也不娶老婆了,反正种了、养了、娶了也会被你抢走,那大家一起饿着,大家一起孤单着好了;另一个结果就是,邻居拿着锄头铁镐,串联一群同样被抢了麦子和老婆的苦命人,联手去揍你。

因此,忽必烈深知,蒙古人一直十分不善于治理江山,大元朝廷治理江山的唯一手段,就是镇压,残酷地镇压。但是忽必烈的主张,一直不得蒙古族人的推崇,表面上答应的头头是道,暗地里却不屑一顾。对绝大多数蒙古族人而言,汉人江山,并不是自己的江山,自己的江山在漠北,而汉人的江山就是蒙古部族的后花园,这里有享用不尽的金银财宝,丰富的物产和随意抢掠的姑娘。

所以,忽必烈以为尊崇儒道就能治理好汉人天下,却是一个美丽的梦想。只有皇帝和少数有智慧的儒臣才把汉人天下当成了国,而在绝大多数蒙古人心里,这里只不过是一个让自己吃饱穿暖,骄奢淫逸的藏宝洞,什么汉人的死活,江山什么时候塌陷,根本于己无关。大不了有天待够了,打包行李重回蒙古草原。

所以,一直到忽必烈去世之后,大元天下虽然看似幅员辽阔,定鼎中原,实则蛆虫滋生,已经从内部开始腐烂。

蒙古人来到中原,本就是水土不服的。

中原大地,物产丰盈,蒙古族人却认为天下间最好的生产方式就是放牛,牧羊。什么良田千顷,什么林木茂盛,什么湖海丰沛,都是狗屎,能填的填,能砍的砍,中华大地,就该处处是羊群,遍地是牛栏。幸亏耶律楚材力阻,这个计划才没有实施。

天下有识之士尽知,《大元通制》所提及的内容,无一不是提倡以儒道治国的根本。其中涉及到的法制、断例、条格,很大程度上都是从忽必烈那里学来的,尽是儒道治国的思想和根基。

这些如果真的能统统被用在汉人身上,或许蒙古国真的会成为永世的霸主。只可惜,需要这些的是汉人,但是推行这些的确却是古人。

如此一来,这些法律和制度,就真的变成了一纸空文。皇帝朝乾夕惕,夙兴夜寐,政令层层下达到各处大小官员的时候,却迟迟不被推行,绝大多数蒙古官员,甚至少数汉人官员,依旧我行我素,贪赃枉法,搜刮民脂民膏,充满了自己的腰包不算,还要拉拢着三叔四婶,一众家人朋友,都来分一杯羹,其结果就是,高居庙堂的皇帝,殚精竭虑无所收获,底层官员却赚得盆满钵满。

皇帝的话自然不能违抗,否则就是欺君之罪,自然要恭恭敬敬听着。但自己怎样做,皇帝可就管不到了。

此时四方起义军揭竿而起,这些起义军虽然都散布在中国各个角落,但是力量单薄,不久就被都元军镇压下去。

元英宗高居庙堂,一边印制《大元通制》传达到四方官军,一边派几路大将临近剿杀起义军。

公文似雪花片一般纷至沓来,各处官军应接不暇。

元英宗在信文中反复强调:“一力剿匪,不可荼毒当地汉人百姓。所过州府,秋毫无犯,不得私自抢掠金银妇女,《大元通制》实乃大元治理江山之根基,切以《通制》为基,至令天下归心,万民臣服,天下归心。”

元英宗励精图治,一心要重整大元朝廷声威,重壮大元雄风。

只是上行下不效,这边虽然频频有捷报传来,但是驻兵征讨起义军的大军,走到哪里也没有闲住手脚。所到之处,烧杀抢掠,无恶不作。因为其行径残忍恶劣,所以往往刚刚征服一座城池,就立刻赶去下一家,因为不断有人起义。

不过这些奉命来清剿匪患的大将军,倒是乐得自在,自己不消出手,就有人侍候饮食起居,所到之处,威风凛凛,不消几下,就将一个上万人的起义大军杀的片甲不留。一边有朝廷的重金赏赐,一边有从所到城池掠夺来的金银珠宝和漂亮姑娘。

一般的将军,是很难抵挡金钱和女人这两样东西的诱惑的。

别说将军,一般人也很难抵挡金钱和女人这两样东西的诱惑。

如果一定要说有的话,拓跋骄倒是算半个。

他坐拥上万军马,手上会这世间最厉害的几种功夫,却从不为美色所动,心狠手辣,冷酷无情,手段极其残忍。

一旦成为他的猎物,就注定会死得很惨。

比如:柳半秋和尹春娘,蒋存墨,林不怕,胡万里。

比如:四海豪侠榜上的八相阁阁主鳌元。

比如那些如荒草般无名无姓,至死都不知道为何而死的汉人百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