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红柿小说网 > 修真小说 > 黄金菩萨 > 第八十二章 杀死赤金全文阅读

如果这世间有人足够忠心,那么察罕帖木儿,一定首当其冲。

如果这世间有人足够奸邪,那么拓跋骄,一定当仁不让。

五百骑兵杀来的时候,赤金已经震惊了。

同样是东征西讨的蒙古铁骑。

同样是如入无人之境的蒙古士兵。

最正确的事情,是同样等级的高手对决。

最错误的事情,是本以为在同一个力量级别上,但其实并不是那么回事。

这世界上,本就没有那么多正确的事。

更错误的事情,是那些不正确的事情,正在发生着。

五百铁骑掩杀来的时候,赤金震惊了。

更让赤金震惊的事情,是这五百铁骑冲入自己的阵营当中,自己两千多兵力,已经在慌乱之中,毫无还手之力。

赤金已经觉醒了,以自己的勇气和谋断,根本无法与拓跋骄匹敌。

只是赤金远远没想到的事情,是自己的勇气和谋断,别说拓跋骄,连拓跋骄手下的一个谋士,都无法与之匹敌。

赤金依旧没有放弃,挥舞着马鞭,依旧在浩荡烦乱的人群当中,东来西讨,只是自己已经失去统帅最要紧的位置,每一个士兵,都只顾自己保命,毕竟这是每个人维护自己生命的最直接的手段。

耶律成都的五百骑兵,奋勇杀出,直接杀得惊慌中的赤金部队,更加迷乱,失去方向。

耶律成都的部队,却是十分清楚。

赤金的部队已经被惊扰得无法应对,甚至连手中的弯刀和长矛,都已经纷纷扎向自己人。

耶律成都的部队却完全不一样,每一刀,每一枪,都十分清楚。

这样的局面,耶律成都已经完胜赤金。

无论如何,赤金是察罕帖木儿的先锋官,察罕帖木儿是大元朝廷第一忠臣,时至今日,依旧没有任何人能够在战场上轻易取胜察罕帖木儿,所以,赤金也不能轻易失败。

但是,赤金今天的失败,却是注定了的。

他的面前,是拓跋骄,是耶律成都。

这两个人最大的优点,就是对大元朝廷的蔑视,就是他们的不忠。

因不忠而无虑,因不忠而无惧,因不忠而无悔。

这个世界很简单,不忠的,永远胜于忠心的。

你还忠不忠?

这是佛祖的话,这不是罗刹说的话。

只是这世间,成佛的太少,罗刹何其多。

耶律成都和赤金,都是罗刹。

只不过,耶律成都比赤金更罗刹。

赤金以为,耶律成都的计谋足以让他万劫不复,但是毕竟赤金也是身经百战的,自己无论如何依旧能勉强保持镇定。

直到赤金看到自己的队伍当中,有近五百人脱下属于自己的战袍,只穿一件上面印着拓跋两个字的皮背心。

赤金发觉,自己彻底败了。

耶律成都的信心,来源于两个方面。

耶律成都,从来没把肯特山当作成吉思汗墓。

在耶律成都心里,只要自己能够听闻,听说以及谣传的任何一个地方,都不会是真正的成吉思汗墓。

否则的话,成吉思汗就不会是成吉思汗。

这个征服了半个世界的男人,就不会被万世敬仰。

耶律成都此来只有一个目的,这个目的根本不是找到成吉思汗墓,而是除掉赤金。

除掉赤金也不是最终目的,最终目的,是敲山震虎,警告察罕帖木儿。

不单单是警告,而是忠告,如果要正面对抗,拓跋骄是不会惧怕察罕帖木儿的。

与其这样说,不如说耶律成都在警告察罕帖木儿。

尽管外界很少知道耶律成都是拓跋骄的先锋官,但是察罕帖木儿却是完全知道的。

这些你知我知的事情,对于同样高深的对手,是无法隐藏的。

只是察罕帖木儿过于高傲,以为一个赤金就足以灭掉拓跋骄的先锋官耶律成都。

察罕帖木儿,想多了。

耶律成都比赤金,高出一个拓跋骄。

这是事实,这是一个察罕帖木儿和赤金即便不愿意承认,也必须承认的事实。

如果说山南麓被耶律成都的士兵翻草如泥,举步维艰,泥足深陷,无法及时赶到。

路下边的赤金部队,被耶律成都的铁骑用乱石砸散。

右路杀出的五百铁骑,直接让赤金的部队彻底失去队形。

足以证明耶律成都的高深莫测。

那么,赤金队伍里脱去自己盔甲,露出背心的五百兵甲,彻底让赤金失去了信心。

赤金觉得,这个人世,原来竟然真的有如此悲凉的事情。

在自己的队伍当中,一个仅仅三千人的队伍,竟然有五百人,是拓跋骄的人。

确切的说,是耶律成都的人。

赤金无论如何不愿意相信,这件事情,是拓跋骄做得出来的。

但是赤金愿意相信,这件事情,是耶律成都做得出来的。

三千人的队伍,此时有五百被困在山前,有一千多被乱石砸伤,有几百被右肋冲出的军队冲散,余下的,被五百反草的军队斩杀。

赤金感到天地间唯一孤独的,就是自己。也为察罕帖木儿,捏一把冷汗。

即便此时赤金已经觉醒,但是他依旧敌不过这漫天袭来的孤独感。

他必将死在这里,而几乎他也已经料到,察罕帖木儿,必将败在拓跋骄手上。

这个世界影响你成功与否的条件,并不是忠诚或者背叛,而是强弱。

赤金明白了,与拓跋骄相比,察罕帖木儿必败。

因为察罕帖木儿顾虑太多。

因为察罕帖木儿要顾虑忠义,要顾虑情义,要顾虑道义。

而拓跋骄不需要。

拓跋骄只需要顾虑成功还是失败。

因此,拓跋骄才会仅仅在得到耶律成都这样一个助手之后,就完全不用计较与察罕帖木儿的冲突。

很简单。在整个大元朝廷,最不忠心的就是拓跋骄,而最忠心的就是察罕帖木儿。

只不过这件事情,只有拓跋骄和察罕帖木儿知道。

大元朝廷的皇帝,却并不这样觉得。

他以为,这是大元朝廷最大的两个忠臣。

一个尽忠,一个尽责。

无人可以匹敌。

因为他们都曾用丰功伟绩证明自己。

尽管那些丰功伟绩,其实仅仅是丰腴了拓跋骄的布囊。

如果这世间有人足够忠心,那么察罕帖木儿,一定首当其冲。

如果这世间有人足够奸邪,那么拓跋骄,一定当仁不让。

这便是大元朝廷,这也是江湖。